close

30 雜誌

贏在態度
作者∣李康莉

30世代的成功驅動力,不同於三、四年級創業家來自人生早年的貧困,或是像平庸的 「成功學大師」教材,時時自我催眠――我要成功、我要成功!事實上,他們壓根沒有想到要贏,只是早一步「贏在態度」而已。

 

剛接任無印良品副總經理一職,58年次的王文欣就說:「35歲的職場應該開花。」當大部分的30歲世代還在抱怨職場發展已經被四、五年級卡位完之際,一群30 something的工作人,在焚風過境的職場如耐旱的番紅花點點出現。經理、協理、副總……他們在職場上升遷的速度,像開著法拉利在德國無極限高速公路上行駛狂飆。圍觀的群眾驚叫連連,包括他們的部屬、同事、競爭者,甚至已經成為下屬的老闆都不可思議地驚嘆著:到底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?

25歲探索、30歲深耕、35歲開花、40歲結果,事業地圖清晰鋪陳。當大部分的人還是在原地徘徊不前,或是跳來跳去,隨意按下「replay」按鍵,這些人早熟的成就令人驚羨不已。

不預設立場反而成功


令人跌破眼鏡的,這群六年級副總們成功的驅動力,與你我的想像大不相同。他們一點也不「功利」,不像耳熟能詳的三、四年級創業家,成功來自人生早年的貧困與挫敗,或是像某個成功學大師的刻板教材,某種把人生的時鐘打開,功利性機械化地設定:「我35歲一定要成功。」事實上,這群人壓根都沒有想到「贏」,因此他們早已「贏在動機」。

對無印良品副總王文欣來說,她從來沒有想過「頭銜」,成功的動力僅僅出於「感情」──企業的情感認同:「老闆需要我,我不能辜負老闆的期待……」甲骨文(Oracle)副總、業務常勝冠軍都景福說:「案子複雜我就亢奮,只要能打敗對手,我就驕傲了!」目標甚至不是金錢、地位,只是單純地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。匯豐銀行副總裁楊琇惠對「為什麼可以成功」這個問題,反應呆滯了好幾秒鐘:「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!」對沒有留洋學歷、五專插大、從整理倉庫約聘人員做起的她來說,人生就是一路「呆呆往前衝」。


因此成功不是來自目標設定,而是來自某種態度與個性。成功的人,首先要夠「呆」,因此不會自作聰明把路走窄;成功的人絕對夠「謙卑」,所以才能不畏挑戰且永無止盡地學習;成功的人,絕對夠「單純」,才不會因為過分複雜的目標而分散有限的心力。

另外,成功的人的焦點,並不在「自己」身上,他們注視著自己以外的某個更大更重要的原則。比如家庭、比如服務的理念、比如社會前進的可能性。「當人逐漸到了一個地位,會漸漸發現,當初吸引你的那個頭銜、那張名片非常淺薄……」經緯智庫企管顧問楊自寧說。從真正出類拔萃的人身上,都可以看到他們對產品的熱情、對於傳播某種美好觀念的熱情、能夠提供更好服務給人類的熱情……

 

閱讀全文請到http://news.yam.com/view/mkmnews.php/378947/1
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怜 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